相信大家看過昨天的文章加上自身強大的天賦之後對HTML一定有了基本 的認識,那麼今天就來介紹CSS,那麼我們就從CSS是什麼開始說起吧!
CSS英文的全名為Cascading Style Sheets,中文則叫做層疊樣式表,是一種用來控制HTML網頁的排版及外觀的語言。
若要詳細講CSS的作用的話其實有非常的多,這邊可以舉例幾個比較常用與實用的,例如:改變文字的顏色、大小、字型或設定背景顏色或圖片以及控制版面的布局。
格式:
選擇器 {
屬性: 值;
}
例如:
p {
color: red;
}
選擇器的部分p的意思是找到所有的段落,屬性color則是更改文字顏色,值red則是更改為紅色。
在學了基本的CSS及HTML後,便要知道如何將CSS融入到HTML裡面,我們以昨天的範本為例,試著將CSS融入進去吧!
<!DOCTYPE html>
<html>
<head>
<title>My First Web</title>
</head>
<body>
<h1>welcome to my web</h1>
<p>this is a paragraph </p>
<img src="photo.jpg" alt="my photo ">
<a href="https://example.com">click me! </a>
</body>
</html>
以上這段是昨天的範本,而我們要將CSS融入進去的話我們會有一段放在裡面的東西,這段就是…。為甚麼要將放在裡面呢?因為區塊通常負責處理設定類的內容,如標題外部資源連結等…,而且把CSS放在內部,瀏覽器再載入時HTML便能先讀取樣式,確保畫面一開始就套用好外觀,而非先顯示純文字在閃現成有套用CSS的版本。下面是將CSS融入進去後的編碼。
<!DOCTYPE html>
<html>
<head>
<title>My First Web</title>
<style>
body{
background-color: #f0f8ff;
font-family: "新細明體", Arial, sans-serif;
}
h1 {
color: darkblue;
text-align: center;
}
p {
color: #333;
font-size: 18px;
line-height: 1.5;
</style>
</head>
<body>
<h1>welcome to my web</h1>
<p>this is a paragraph </p>
<img src="photo.jpg" alt="my photo ">
<a href="https://example.com">click me! </a>
</body>
</html>
接下來跟昨天一樣,我會來說明每個上面有用到且常見的屬性:
以上大概就是比較常見的屬性,可能有人這時會想問,為甚麼background-color是使用十六進位色碼而color則是直接利用顏色名稱設定darkblue,其實並沒有硬性規定哪種對或錯,因為CSS支援了多種方式表示顏色,其中兩種就是我演示的這兩種。顏色名稱大約支援140種的顏色,而十六進位色碼則能夠更方便我們進行精準的配色。接下來可能還有人問為甚麼字型會需要設定"新細明體", Arial, sans-serif ,這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同的電腦、系統及瀏覽器的字體庫會不一樣,指定多個字體則可以讓瀏覽器按照順序選擇可用的,而sans-serif是系統內建的安全字體。
我認為這幾個可能是上面的代碼裡面可能比較容易遇到的問題,也是我自己有遇到的問題,因此我特別提出來分享,以上大概就是今天的CSS的內容,明天我們將會進入最難的JavaScripts,也是我們要介紹的基本網頁組成的最後一部分,介紹完後接下來我們將會進入第一個實作題目,預計之後會採用觀念及實作穿插的方式繼續學習Web的知識。